“去年10月份正式运营后一直只有八九个孩子,今年开春多了一些,也只有17个,都是托大班的。”承担“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”的托育服务,事关千家万户,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配套支持措施。半月谈记者近期采访却发现,当前多地普惠托育发展遭遇尴尬:一方面,许多家长有强烈的送托需求,却找不到合适托位;另一方面,不少建好的托育机构乏人问津股票杠杆网站平台,面临招生难题。
如今,国家日益重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,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被提上重要议程。可当下,不少地区的普惠托育却陷入“送托难”与“招生难”并存的怪圈。
造成这种供需错位的根源,首先是重建设轻服务。一些托育机构仅顾着将园子建设得美观,却在师资、卫生、喂养照护等关键的专业服务方面做得不到位。一位妈妈反映,送托时已明确告知托育园孩子对鸡蛋过敏,结果托育园仍给孩子添加鸡蛋,让人揪心不已。去年11月,贵州还曝出托育机构保育员虐待幼儿事件,引发公众广泛关注。
有些地方在推进托育工作时,为完成指标而忽视实际需求,导致资源分布不合理。有的小区周边托育机构扎堆,而老城区却很难找到一个托位,供需严重失衡。此外,托育价格居高不下。目前,大部分托育机构为民营,平均收费不低,尤其在一线城市,一个月托育费高达五千多元,普通家庭难以承受。虽然有些地方政府试图通过给场地、减房租、发补贴等方式降低托育费,但许多机构觉得补贴力度不够,难以长期坚持运营,有的甚至干了一年便无奈关门。
展开剩余41%要让家长放心地将孩子送到托育机构,需多管齐下。一方面,政府应加大对普惠托育服务的支持力度,增加财政投入,提升公建托位数量,完善价格机制,提高运营补贴,使托育服务价格更为亲民。另一方面,要做好规划,优化托育服务布局。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托育机构的位置和数量,大力发展社区托育服务。新建小区应将托育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、同步建设;老小区则可尝试利用闲置场所补充托育设施,方便家长送托。
最关键的一点,是提升托育服务质量并加强监管。要推动相关立法,明确各方责任义务,完善服务标准和规范,加快培养专业托育人才。同时,加强对托育机构的常态化监管,涵盖服务管理、人员资质、卫生保健等各个方面,促使托育机构更加专业、规范,以满足家长们对托育服务的期望。
普惠托育服务关乎千家万户,也关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。将托育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,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可及性股票杠杆网站平台,让家长们放心将孩子送到托育机构,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地发展。(评论员 宋学敏)
发布于:北京市